招工难、员工流失率高正成为社会和企业日益头痛的劳动力问题,对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来说,员工的培训工作较为繁重。更为头痛的是,员工刚开始熟悉了解企业的理念、方法和管理的时候,很快又离开了企业,这让众多的管理者者疲于应付,甚至失去耐心。员工的频繁流失与补充,缺乏企业的归属感和参与度,无法很好地融入企业的战略和体系中,企业文化和改善氛围很难建立及延续,很多企业久而久之也就是摆放了一个“U”型而已,并非是真正的数字化生产。
员工流失所带来的的影响,让管理者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解决这种状况,那我们如何更有效的在这种情况下推动全面质量管理?
一、转变劳动力观念
在中国,劳动力不再是可以随意挥霍的资源,劳动力已经从过去工厂挑人的买方市场变成工人挑企业的卖方市场,企业要从根本上转变用工观念,把员工当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把劳动力看成是长远的、比机器更为重要的固定成本,要使人力资源得到尽大的产出!作为企业,要从过去粗放式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转变为以员工为中心的精益化管理,转变短期用工思维,从管理理念、方法、激励、环境、机会、福利等各方面根本上转变劳动力的观念。
二、完善标准化作业
既然员工流失无法避免,那么就要想办法减少员工更换后学习培训的时间。员工流失后,如何让补充上来的新员工尽快熟悉该岗位的作业?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加强作业的标准化:
一方面,所有的作业必须标准化并文件化,标准化的要素应该包括所有与该工位相关的信息,比如作业步骤、作业时间、节拍、标准在制品、操作技巧、注意事项、品质要求等等。标准作业及标准文件越完善,新员工学习的速度就越快。试想如果这些要素只是掌握在员工大脑里,那么一旦他们流失,后续员工就无法获取这些信息,或者要花更长的时间去掌握这些要求。
另一方面,标准化的要求必须清晰、信息要易懂,确保任何一个新员工都能很容易地通过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明白相关要素的要求和标准。通过标准化作业,使新员工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掌握该工作的操作,减少损失。在制定作业指导书的同时,必须配备上操作视频,使员工更容易掌握操作方法。
三、优化流程,降低对人的依赖
简化和优化现有的流程,通过自动化或自化等措施,降低流程作业对人的技能要求和依赖。要简化现有流程,尽可能减少中断、回流、交叉、共享等流程,使加工过程清晰、明了。同时,适当采用一些小巧便宜的自动化设备或工具以代替手工作业,降低员工的操作复杂性(但是要避免过分追求昂贵、大型而复杂的设备)。对容易出错的环节尽量采用目视化和防错措施,以防止和减少员工的无意识差错,降低流程作业对人的要求。
通过优化流程,增加流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轻对人的技能要求和依赖,可以帮助企业应对员工高流失状况下频繁更换新员工的风险,保证品质和效率。
四、培养多能工
培养多能工和全能工,使一人能够操作多台设备或多个工位(至少每个人都能操作上下三个工位),当某些工位的员工流失后,就可以应用这些多能工快速补充空缺,增加生产安排的弹性。面对当前员工高流失率的现实状况,企业必须有计划地实施多能工培训和储备,工厂的多能工越多,覆盖面越大,工厂就有越大的弹性适应人员的增加或减少。企业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的多能工激励机制,以激励员工多能化的需求和动机。
五、加强班组长建设
作为在生产一线直接与员工打交道的基层管理者,班组长是管理员工流失的重要的一环,其能力和管理方式是实现员工流失有效管理的最关键因素。
六、结合全面质量管理改善思路
虽然员工流失率是中国目前面临的社会性问题,简单地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显然不足于有效实现其带来的综合效益,甚至可能导致放弃或失败,只有把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与企业所面临的实际状况相结合,不断完善和发展精益生产的理念与方法,才能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生产之路。
联系:134 1088 5527 134 1086 7617
邮箱:HuahuiQMS@huahuiholdings.com
深圳地址:深圳市龙华区民康路民兴工业区1970科技园三栋
上海地址:上海市静安区江场三路228号企创动力大厦